时间:2025-08-01人气:来源:沙风
7月31日,西咸无人机实训基地集中开班,自3月底启动教学以来,这里已累计培养超百名学员,成为新区无人机产业 专业人才的“孵化摇篮”。
走进实训现场,各类无人机实战演练轮番上演:时速突破300公里的穿越机划破长空,灵活穿梭中尽显操控精度;吊装专用机型稳稳吊运重物,植保无人机则在模拟农田上空精准完成喷洒作业,不同场景下的高效表现,直观呈现了无人机在物流、农业等领域的应用潜力。
基地课程划分为基础通识、执照核心、行业应用三大模块。学员在学习中,不仅能系统掌握无人机法规、空域管理、航空原理等理论知识,更能通过 “课件精讲+实物拆解” 的模式亲手接触设备,从机械构造到维护保养形成完整认知。
针对CAAC执照考试,基地细分视距内与超视距驾驶员培养方向,设置模拟飞行、真机实操、考试技巧专项训练等环节。其自主研发的模拟训练系统高度复刻考场环境,能让学员在实战化训练中夯实技能,为职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。
“在场景应用领域,主要依据学员职业方向定制细分课程,比如航拍方向着重构图与剪辑,植保方向强化航线规划与药剂配比,电力巡检方向加入设备挂载与数据回传教学,均搭配真实作业场景模拟,实现学以致用。”基地工作人员张洋介绍。
该基地拥有8000平方米的实操训练场,配有50人理论讲堂与模拟训练室,为学员营造了安全高效的实操和理论学习环境。在装备方面,全系严格对标行业需求,既有CAAC考试专用机,如小型、中型多旋翼及复合翼训练机,精准匹配民航局考核标准;也有大疆M300航测机等实战机型,能全面培养学员航拍、巡检、测绘等全场景技能,助力学员快速成长。
“我们的课程紧跟行业趋势,每月更新案例库。”基地负责人封卫国介绍,目前课程已覆盖12大应用场景,确保学员所学即行业所需。针对CAAC执照考生,提供“理论+模拟+实操”一体化训练,一次性通过率超92%;对于已就业学员,定期组织行业峰会、技术沙龙,助力其向项目管理、设备研发等高端岗位晋升。
“我在基地学了无人机驾驶,现在已能独立负责大型活动的航拍项目。”学员杨佳桦的经历是基地人才成长的一个缩影。目前,基地已培养百余名专业人才,为低空经济应用场景的规模化落地提供了人才保障。
西咸文旅集团副总经理魏亚儒表示,下一步计划将基地打造成“低空经济人才枢纽”,联合高校、企业共建“场景创新工场”,持续拓展无人机在消防、环保、文旅等新兴领域的应用培训。并联合掌握关键技术行业吸引上下游企业集聚,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。
近年来,西咸新区不断聚焦低空经济赛道,依托秦创原总窗口的科技创新优势,构建起“研发-制造-测试-应用”全链条产业生态。在创新平台建设上,不仅打造了陕西省首家民用无人机试飞基地,形成涵盖飞行测试、适航审定、空域管理的一站式服务体系,更联合西安交通大学、西北工业大学等高校,以及西安科为、爱生无人机等龙头企业,共建无人机产业创新联合体,推动飞控系统、动力装置等20余项核心技术突破,形成覆盖整机制造、智能控制系统、任务载荷等关键环节的完整产业链。
新区率先布局“低空+”融合创新,建成西北首个5G-A通感一体基站网络,实现重点区域低空通信全覆盖;打造的低空飞行服务监管平台,集成飞行计划申报、空域动态监测、应急处置调度等功能,为300余家运营主体提供数字化服务。
目前,全区已拓展物流配送、应急救援、农业植保、城市测绘等12大应用场景,其中无人机医疗物资运输网络覆盖23家医疗机构,农业植保作业面积突破50万亩,形成可复制推广的“西咸模式”。